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加强统筹协调,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促进新兴领域健康发展。
准确把握新兴领域党建的任务要求,需要厘清新兴领域党建“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组织健康发展,引导促进新兴领域各类群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新兴领域是伴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组织形态深刻变革而兴起的全新领域,与之相适应的党建工作也呈现新的变化、面对新的挑战。一是覆盖领域新。新兴领域党建拓展了传统党建的工作范围,将互联网企业、平台经济等都纳入到党建工作中,呈现出广泛性、多元性的特征。二是组织形式新。新兴领域党建强调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出现线上线下相结合、跨行业协作的创新模式,体现出流动性、共享性、云端化等特点,需要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党员的高效联动。三是工作内容新。新兴领域党建不仅仅着眼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还涉及如何在快速变化的行业环境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企业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组织党员深度参与企业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实践,推动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互促互进。新兴领域企业组织形式灵活,具有较强的分散性,特别是在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领域,很多企业采取去中心化的组织结构,从业者流动性大、异质性强,传统的“属地化”党建形式难以完全适应这些变化,党组织无法实现有效覆盖,党员的归属感较低。如何在复杂的行业发展中找到合适的党建工作路径,如何把握新兴领域内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动态,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加强党组织建设,如何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中提升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都是当前新兴领域党建面临的难题。因此,新兴领域党建必须创新组织方式,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满足更高标准的服务定位,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以更加灵活、精准、高效的方式促进党组织建设,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新兴领域党建的落脚点,关系到党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扎实推进。第一,明确“为了谁”。新兴领域党建的核心目标是服务人民群众、凝聚党员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托细致的调研和数字化技术手段,确保党组织的全面覆盖。针对新兴领域党员和群众的特点与需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精准服务,使党的政策和服务延伸到末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第二,找准“在哪里”。新兴领域从业者具有分布广泛、流动性强的特点。在此背景下,必须以党组织为核心,织密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织网络,确保党员在分散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能够找到党组织、依靠党组织;依托互联网平台、行业协会商会等载体,将党组织延伸到新兴领域的各个角落,让党员和群众能随时随地接受党组织的引导和帮助。第三,解决“怎么做”。一是摸清党员底数,提升覆盖力。全面了解新兴领域党员的分布情况、实际需求等,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动态的党员信息台账,提升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渗透力和覆盖面。二是创新党建模式,提升组织力。新兴领域党建要探索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的组织模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动跨行业、跨区域的党组织合作,形成联动性强的组织网络,利用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工具,为党员提供在线学习、交流和互动的机会,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兴领域广覆盖、深融合。三是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服务力。党组织要深入了解新兴领域党员和群众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服务内容,解决群众在就业支持、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真正做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筑牢党组织在新兴领域的群众基础。(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